7月26-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召开,聚焦“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命题,围绕大模型与智能体应用、算力新基建及大数据、科学智能、智能终端与具身智能、新型工业化等“AI+”方向展开,系统刻画智能时代的知识版图与时代坐标。
此时此刻,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或许就是AI时代的“双面镜”,既让我们身临其境,贴近每一款“AI+”产品,切实触摸他们“37度”的肌体;又让我们以小见大,纵观AI产业链“算力-模型-应用”的迭代演化,把握AI浪潮的节奏感与锚定点。或许在“小大之辨”的周流不息中,投资机遇$科创人工智能ETF(589010)$、$机器人ETF(562500)$也应运而生。
1、你方唱罢我登场:感知“AI+”落体千行百业的脉动旋律
“人工智能的成功不应仅仅以技术指标为准,而应看它如何促进人类的进步和幸福”。本次人工智能大会上新多款“AI+”产品,不论是AI眼镜、智能机器人、AI健康管家,都代表这AI在各个行业的不断探索、向下生根。我们相信,每一款产品都有独特的脉动旋律,踏着自己的节拍落地千行百业,AI互联万物终将梦想成真。
1)智能机器人
WAIC成为竞技大舞台,60余款智能机器人“能文能武能干活”秀翻全场!
宇树机器人的格斗机器人G1,四足机器人B2和Go2均一一亮相。其中身高1.32米、重35公斤的G1格斗机器人凭借29个灵活关节和智能平衡算法,还在展台上演了格斗赛。
智元机器人带来了旗下机器人家族。其展台俨然一个“机器人职场”,每个机器人都有明确“岗位职责”。远征A2用中英双语为观众详细讲解展品亮点,并主动邀请观众观看其带领同伴跳的啦啦操;精灵G1现场打工进行包裹分拣;远征A2-W专注工业场景,在展台一角忙着拆垛周转箱。
傅利叶展示即将发布的人形机器人GR-3。作为傅利叶首款主打交互陪伴的Care-bot,GR-3创新性地引入柔肤软包覆材设计和全感交互系统,在功能迭代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机器人在陪伴与情绪交互维度的体验边界。
银河通用的人形机器人则化身售货员,在无人零售展示区,为顾客拿取想购买的商品。
从静态到动态,人形机器人进入实用阶段。去年WAIC的人形机器人还是以静态展示居多,“十八金刚机器人阵列”更多是展示静态招手等基本功能,今年越来越多的人形机器人能进行动态展示,可自主完成复杂动作与持续交互,深入文体娱乐表演、工业制造领域,甚至家庭民生场景开展活动。人形机器人走下“展览台”走进“实景地”,由静到动的演化折射出其正从“技术研发”向“场景试点”过渡,今年的剩余时间或将叩响“商业落地”的通关之门。
2)AI眼镜
“百镜大战”如火如荼。本次WAIC上,智能眼镜成为当之无愧的“新宠儿”,XREAL、Rokid、李未可科技等智能眼镜品牌纷纷携新品登场,在性能配置、交互能力、应用场景等方面花式“PK”。
AI眼镜的战略价值主要体现在:首先,眼镜处于人类头部的生态位,而头部设备可以捕获80%以上的人体感知输入;其次它具有极强的场景穿透能力,能同时覆盖办公、生活以及移动场景。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终端业务总裁宋刚表示,“AI眼镜一定会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的‘感官中枢’,这将催生个人数据量的急剧爆发,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最重要的个人移动入口”。未来,硬件性能突破+国产化替代+厂商生态扩张,将驱动AI眼镜从“小众极客”迈向“大众刚需”,人手一镜的“iphone”时刻或近在咫尺。
3)AI健康
从问诊到全阶段健康管理的实践:蚂蚁AI健康管家AQ入选大会最高奖项。AQ基于蚂蚁医疗大模型开发,用户只需说一句话,就可以获得专业全面的健康支持,其包含问健康、读报告、测疾病、管慢病等上百种AI功能,高效连接269个专科医生智能体、线下5000家医院、近百万真实医生的挂号咨询等专业医疗服务。蚂蚁AQ相当于是为用户提供一个可24小时贴身服务的AI健康管家,随时可以调用。这种“AI+设备+服务”的整合模式,使得AQ超越传统医疗应用边界,趋向于“防—治—管”一体化的健康管理理念。
2、长空万里看山河:前瞻AI产业链的宏大叙事逻辑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据艾瑞咨询测算,2025-2029年中国AI产业将保持32.1%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在2029年突破1万亿的市场规模。在如此宏大产业增长浪潮中,“变”的是技术突破一日千里、生态构建日新月异、应用落地层出不穷,“不变”却是AI产业链“算力-模型-应用”的初心和匠心,把握其发展主线,顺着走势运笔就能绘就AI时代的“千里江山图”!
1)算力:“全链路国产化”正当时
国产化突破成为AI算力链的核心关键词。本次大会上,华为“昇腾384超节点真机”首次亮相,其算力密度较上代提升3倍,可支持万亿参数大模型训练;思科全球首发“CX生成式智能运维平台”,实现数据中心故障预测准确率突破95%;中国电子“源启”技术底座采用软硬一体化设计;百度智能云“万源”架构释放异构算力潜能。在芯片国产替代加速的背景下,这些突破具有战略意义。
未来,从芯片底层架构的自主研发,到操作系统、编译器等软件工具链的国产化适配,再到与本土服务器厂商、行业应用企业的深度协同,一条贯穿“芯片—软件—整机—场景”的国产化算力链条正在加速成型。
2)模型:轻量化设计+开源渗透开启“下沉时代”
轻量化模型崛起进行时。当前大模型如GPT-4参数量达到了1.8万亿的“天文数字”、DeepSeek-R1也已突破千亿级别参数量。通过架构创新来帮助大模型“瘦身”,在精度可接受的前提下,奏响大模型存储需求降低和运行效率提升的“冰与火之歌”。本届WAIC上,移远通信×RWKV打造“轻量AI大脑”,推动大模型在端侧设备的低资源占用部署,展出的RWKV7-G11.5B模型在Prefill阶段平均耗时减少83%,平均处理速度提升345%;阶跃星辰在大会前夕也发布“轻量化多模态统一架构”的旗舰大模型Step3。可以预见端侧大模型跑的更快更省的“轻”革命已悄然开启。
开源模型加速渗透垂类场景。埃里克·施密特在大会上指出:中国头部AI模型多走开源路线,发展极为迅速,他坚信开源生态是技术普惠的关键路径,因为开源有助于实现“全球即时共享创新成果”。本次大会发布了面向垂直行业的开源大模型套件,涵盖金融、制造、医疗等领域的预训练模型与工具链,降低中小企业的AI应用门槛,据数据显示,基于开源框架的企业AI部署成本平均降低65%,上线周期缩短70%。
3)应用:“生成式AI→AIAgent→AgenticAI”环环相扣
AIAgent的本质是让AI从“被动工具”变成“主动参与者”。它不用人手把手指示每一步,而是像一个“有目标、会思考、能行动”的智能数字伙伴,帮用户处理各种任务。从对话工具到任务智能体,AIAgent正成为AI落地能力的关键接口,随着成本持续降低,将走进医疗、金融、教育、制造等更多行业,构建起完备的智能体生态。
AgenticAI开启“群体超脑”的协同进化。当单一Agent的能力边界逐渐显现,AgenticAI通过引入“中心化编排层+共享记忆库”,实现多个异构智能体在统一复杂目标下的协同作业。本次大会上,MasterAgent能分钟级生成并动态调度专业AIAgent集群,全自动化进行跨领域自主分工与协同决策,交付完整解决方案,真正做到从需求理解到结果交付的全链路覆盖,为智能化转型提供全新范式。
三、抓机遇:通过ETF精准把握AI产业的战略性配置机遇
当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喧嚣散去,产业变革的大幕才刚刚拉开。投资机遇蕴藏于“硬科技+场景化”双轮驱动中,无论是AI产业链“算力-模型-应用”持续迭代催生的科技成长主线,还是“AI+”落地千行百业带来的细分机遇,都可以通过机器人ETF(562500)、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成功锁定,“行业β+产业链标的α”都可兼得哦!
机器人ETF(562500)是全市场唯一规模超百亿的机器人主题ETF,成分股覆盖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多个细分领域,帮助投资者一键布局机器人上中下游产业链。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覆盖全产业链优质企业,兼具高研发投入与政策红利支持,20%涨跌幅与中小盘弹性助力捕捉AI产业“奇点时刻”。
风险提示:以上基金风险等级为R4(中高风险)。以上基金属于股票基金,风险与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个股不作为推荐。投资者在投资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指数表现不代表产品业绩,二级市场价格表现不代表净值业绩。本基金为ETF基金,投资者投资于本基金面临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成份券停牌等潜在风险、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变更的风险、基金份额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折溢价的风险、申购赎回清单差错风险、参考IOPV决策和IOPV计算错误的风险、退市风险、投资者申购赎回失败的风险、基金份额赎回对价的变现风险、衍生品投资风险等。
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观点仅供参考,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